原标题:【代表/履职】太康县人大代表履职群体之李健 冯坤 王敏 柳夏 陈红宽事迹
在太康县五里口乡,乡人大代表李健有口皆碑,是因为他自筹资金创办了蓝天小学。该校目前在校学生达1100多人。在他的学校读书,寒门子弟不交学费,依然可以上学。办学10年来,累计为600多名农村贫困生减免费用200多万元。被周口市教委评为全市先进家长学校。
这是今年6月中旬,五里口乡某村7岁孩子袁哲,在蓝天小学与妈妈杨女士视频的场景。
7岁本该是向父母撒娇的年龄,可是,由于母亲杨女士和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中,袁哲也只有过春节才能和父母见上几天面。和父母见面成了他的“奢望”。
据了解,目前蓝天小学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80%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而孩子就跟着长辈在家生活。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一些孩子们时常思念父母。
2015年初,李健把学校60多名教师的手机全部开通成“亲情热线”。“孩子想念父母了,随便什么时间都能通过‘亲情热线’,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进行视频。”李健说。
“亲情热线”的开通,即解决了留守孩子的思亲之情,也让父母安心在外打工。“我和孩子经常通过‘亲情热线’聊天。可得劲了!”袁哲的母亲杨女士笑着说。
今年刚从蓝天小学6年级毕业的任刘庆是五里口西村人。其父亲偏瘫,母亲患有精神障碍,家里生活困难。“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毕业,李校长没让我交过一分钱。”任刘庆说。今年秋季开学,他准备到县城就读。但学习费用又成了他的“拦路虎”。
8月13日上午,李健带着米面油来到任刘庆的家里。“孩子,这是我的电话。今后只要有困难,一定及时给我联系,我会全力资助你,一直到你大学毕业。”临走,李健给任刘庆丢下数百元钱后,再三叮嘱他说。
“叔叔,是您给我了求学路。长大后,我也像你一样回报社会,传递爱心。”望着李健,任刘庆自言自语地说。
其实,在蓝天小学,像任刘庆这样的特困学生每年都有60多名。办学10年来,李健已给任刘庆这样的寒门子弟减免费用200多万元。
五西村11岁女孩张苗苗也是其中一位。母亲智障,她跟着近7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几年前,张苗苗进入蓝天小学,李健认养她为“干女儿”,给她买衣服等。“这些特困孩子,只要他们愿意上学,我准备全部供养到大学毕业。”李健说。
盛夏时节,行走在太康县五里口乡间,宽阔的公路两旁草木葱茏。远远望见一片白墙红瓦建筑,这便是五里口乡敬老院。目前该敬老院居住有36位老人。
“孩子,你来了,我有两天没有见你了。”8月13日下午,走进敬老院,71岁的孤寡老人卢全康一看见李健,不由得鼻子一酸,激动地哭了起来。“李健隔三差五就过来看我们。还给我们送吃的、喝的,他把我们都当成了他自己的父母啊。”卢全康红着眼圈说。
2017年8月,村里修路,李健带头捐了5万元。同时,他还组织村民成立了腰鼓队,为成员购买服装、器材,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在腰鼓队成员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20多人。
听说李健来了,敬老院的老人们纷纷从屋里出来,围坐他周围,向其诉说敬老院的幸福生活。老人们越说越兴奋:“有你和党委政府这样关心我们,我们的幸福生活还在后头嘞!”
李健代表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相信,李健代表会做的慢慢的变好。(和春菊张宁波)
冯坤,45岁,河南省太康县张集镇人,党员,太康县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先后获“河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周口市劳动模范”、“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周口市非公有制企业先进个人”、“县十四届优秀人大代表”、“中国好人”、“太康县最美退伍军人”等荣誉称号”。
做好本职工作是当好人大代表的立身之本。冯坤1994年退伍之后创办锅炉辅机厂。2001年,冯坤同志把握市场机遇,创建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并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A级锅炉制造资质。冯坤率领公司员工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公司被指定为“河南省焊工考试委员会定点考试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热能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公司产品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豫通”商标被评为著名商标,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国工业锅炉行业十强企业、中国工业锅炉出口创汇先进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AAA级工业公司、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河南省智能装备培育企业、省级园林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周口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公司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在全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观摩点评活动中受到省政府表彰。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尚义修身,诚信立人。2017年6月12日下午4点,冯坤在办公的地方正与一家造访四通的客商洽谈业务,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冯总,公司银行账户上突然多出20万,看账户名,好像是邻县的一个企业打过来的,我记得咱公司近段跟他们没业务来往……”通话间,公司的首席财务官慌慌张张来到冯坤的办公室。“他们公司弄错恁大一笔款,说不定要追究相关办理人员的责任,你尽快核实有关信息,想办法与他们取得联系,尽快把钱还给人家!”冯坤语气很坚定。话音未落,冯坤接到的对方的电话。对方姓张,是本地一个企业的经理。张经理在电话解释称,因财务专员操作失误,误汇了20万元到河南四通锅炉有限公司的对公账户。听到对方解释后,在公司网络异常的情况下,冯坤安排财务专员就近去银行网点办理转账。等张经理带着公司财务专员到冯坤办公室前,20多万元已经成功转到对方账户。张经理对冯坤的积极配合非常感动,而此时距离接到对方电话不到两个小时。 “当时财务汇错款后非常着急,公司立马报警,”张经理说,“其实我们以前都有业务往来,也知道冯坤的性格,跟冯坤打电话时,还在电话中安慰他们‘不要急’,到银行去查清楚,只是没想到,恁多钱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这是发生在冯坤身上的寻常小事,但正是见微知著的小事方能彰显一个人的品格。20万,当称巨款,谁人见了不心动?而冯坤面对着这笔不义之财,却未曾喜形于色,而首先想到的是失主的焦虑和相关责任人员即将面临的因失职造成重大损失的责难,而他在无形中坚守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真正可称“大写的人”!
筚路蓝缕,信则四通。2016年8月1日晚,夜色朦胧,刚在成都参加完锅炉行业大会的冯坤,匆忙赶往双流国际机场,在他搭乘的航班晚点了近两个小时,又1300多公里的飞行之后,抵达郑州,不顾舟车劳顿,马不停蹄的赶回太康。这一次,并不异于寻常,还是为了赴约。在8月2日的清晨,他如期会见了内蒙客户,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而之前也只在电话沟通中确定了见面时间。“之前你约我时,我还在成都,昨天飞机晚点,本打算推迟一天回来,但想到我们已约好,不能失信于人,我还是想办法在凌晨赶回太康。”对于客户的惊讶,冯坤随和的说到。而正是出于对这种“诚信行事,诚实为人”风格的信任,客户在四通厂内当地考验查证、听取现场讲解一个小时后,一台价值20多万元的燃气锅炉发往内蒙!
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说“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正是靠着冯坤“诚信立商,品质先行”的经营理念,四通锅炉在残酷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环境中凤凰涅槃,浴火奋进!从过去的简陋的家庭小作坊蜕变成如今坐拥260多技术人才梯队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从过去简单的生产茶炉到现在生产燃煤、燃油、燃气、电热蒸汽、高中温热风炉等13个系列100多种规格型号,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蒸吨,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而在自主创新领域,由四通锅炉牵头的河南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创新中心联合河南省锅检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单位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科研院校,以研发设计、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和行业服务为主要任务,提升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全方面提升锅炉制造业新水平,使本行业自主创新及智能制造能力得到非常明显提高。四通现已申请国家发明及新型专利36项,转化科研成果5项,其中贯流锅炉技术,更是填补了中国贯流锅炉自主研发生产领域的空白!而四通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也赢得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位卑未敢忘忧国,常怀感恩履厚诺。冯坤在94年下海经商之前,曾经参军入伍,而在军营里养成的吃苦耐劳、严谨守时、诚信果敢的为人品格帮助其实现了从到商界精英的华丽转身。而在事业有成之际,冯坤却未曾忘却作为一名企业家和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与心中的爱国热情。他出生在太康的一个农村家庭,对于贫穷给人带来的深刻磨难感同身受,更认识到“唯有教育,方能兴国”!而在自己事有所成之时,资助贫困学生提上了他的工作日程,成为了他对社会,对自己做出的庄严承诺。
2017年高考分数刚公布,冯坤就接到孤儿张严浩打来的电话:“叔叔,我超一本线分……”冯坤接到电话后,向孩子表达了真挚的祝福,并同时承担了这名优秀的农家学子未来在大学期间的所有学费,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在家乡学校张集一中,冯坤每年都要拿出近十万块钱作为教育基金,资助贫困学生完成自己的大学梦。而这已经是他资助贫困学生的第九个年头了,累计资助学生超过100名,捐款总额更是超过了100万元!
多年来,除了教育领域,冯坤同时也踊跃参加献爱心、慈善捐赠和社会公益活动,来积极回报社会。捐资修路,精准扶贫,资助贫困家庭、困难学生累计超过300多万元。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战斗中,冯坤带头交纳特殊党费,并组织全体员工捐款、捐献棉衣和棉被,企业捐款16万多元。每年八一建军节,这位“老兵”都要组织人员到部队和军烈属家中慰问。“冯坤没少帮助家乡人,他心里总是记挂着别人,多年来,他累计免费为家乡捐资修路、慰问贫困家庭合计资金超过40万元。”说起冯坤,张集镇冯庄行政村支部书记钱应臣更是赞不绝口!
付出终有回报,他时刻想着群众,不忘人民重托,不忘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履行了自己当初做出的承诺,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周培旭、和春菊)
王敏,党员,太康县毛庄镇大刘庄小学校长,县人大代表。为助力“五城联创”工作,近年来,王敏创新工作思路,以“五抓五促”护航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自活动开展以来,校园内纸屑不见了,弄脏的墙壁有人擦了,文明用语多了,乱花钱的学生少了,乐于助人的同学多了……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抓宣传教育,促氛围营造。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橱窗、召开主题班会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对“五城联创”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做宣讲;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的目的和意义向学生进行讲解,形成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抓主题活动,促素养提升。该校充分的利用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的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带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三爱”教育和“三节”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展学雷锋献爱心、三美少年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开展文明学校、文明班队创建活动,争当文明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提升。
抓文化建设,促环境育人。该校历来重视校园绿化、美化、靓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慢慢地增加学校墙壁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整体水平,让和谐高雅、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体现环境育人和熏陶作用。
抓综合教育,促多方联动。为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该校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一是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旁边的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二是将生命安全教育列入课表,并落实课时,同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三是扎实推行“依法治校”,聘请法治专家作报告、开设“红领巾法学院”,帮助学生拓宽法治视野、增强法治观念;四是号召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方式,当好文明卫生小使者,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
抓行动落实,促活动实效。开展“弯弯腰,校园变得更美丽”环保小卫士争创活动,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公共卫生,营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让“及时拾起身边垃圾”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带领志愿走进社区、广场、河边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以实际行动践行“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的环保理念,让创建工作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王敏表示,学校将继续采取多项措施,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新一轮“五城联创”工作中,全力打造平安校园、美丽校园、幸福校园,为共建卫生整洁、美丽安宁、文明祥和、宜居宜业的太康新形象做出贡献。(和春菊、王虹)
柳夏,女,回族,今年48岁,自2002年起,她就担任城郊乡人大秘书,县乡人大代表,参与过太康县第十二届至第十五届人民大会的服务工作。每次会议结束,城郊代表团人大代表们印象最深地恐怕就是她那匆忙的身影,细心地服务,以及开朗的笑声。会议期间,她总是像个管家婆似地提示警醒我们按时到会,准时就餐,及时写建议,所有后勤工作都做的很到位,服务得体,代表们的感觉是舒心,她的体会就是累并快乐着。
2018年,城郊乡的人大主席因病去世,新的人选还未到位,因此人大所有工作就压在了她的肩上,2018年正值太康县脱贫摘帽关键时段,一边是工作区的脱贫攻坚任务,一边是人大工作,当时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各乡镇都要高标准建设代表联络站、联络点,让代表们工作有阵地,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用法治保障人民权益,增进民生福祉,柳夏利用走访农户的同时也征集了选民的意见,利用休息时间编写联络站、点工作规划,利用单位开会的机会,询问有关代表履职情况,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太康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的精心指导下,城郊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城郊乡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点、高标准地配置了办公场地、电脑、空调、档案柜、办公桌椅等必备设备,联络站室内所需制度全部上墙,档案柜内必备资料一应俱全,在缺少人大主席的情况下,城郊乡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的建设,优先于绝大多数乡镇完成了,这当然少不了她的无数次加班,尤其是整理代表活动纪
杂乱,这就要重新挑选,丈夫出差,她带着十一岁的小女儿加班到凌晨三点,孩子困了就自己躺在车里休息,她和打印社工作人员忙碌排版,听闻此事的朋友都劝她:辛苦恁狠干啥?她笑着说:只求心安!
柳夏自1992年上班以来,一直从事第一线工作,也就是包村,她从来就没忘记过自己是一名人大代表,时刻关注着选区的动态,关注着选民的生活,一次周末她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期间有村民打电话询问事情,她帮村民联系了四五通电话才获得满意答复,朋友调侃地说:“光你这电话粥就把大家喂饱了”,她不好意思地说:“基层农民办事不容易,能帮的咱就多帮帮他们吧!”
2018年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为了改变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偏大、思想老化、不思进取等状态,她多次征求所包村党员的意见,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让大家推选年轻、有上进心的党员来任支部书记,推荐的人选一开始有畏难情绪,感觉支部书记容易得罪人,压力太大,还不如自己在外经商轻松,她就打电话开导她,每次至少半小时以上,前后打了七次,最后她终于说服了现任支部书记,放弃在郑州的生意,回村参与竞选,班子配齐后,她领导着村脱贫攻坚小组,组织群众修建下水道一千四百米,整修街道两千六百米,修建了文化广场,翻修了村室,完善了村内道路,所包村的环境整改治理工作得到了县主要领导的大力赞同,县委书记亲自带领两千多人去观摩学习,当村民们看到领奖台上并未见到她的身影,而打抱不平时,她笑着说:“红花当需绿叶衬,像我这个年龄做片绿叶就行了,只要大家过得舒心,我也就安心了”。(和春菊、韩国栋)
人大代表陈红宽,太康县逊母口镇刘桥行政村一位朝气蓬勃,敢想敢干的年轻支部书记。今年初春,在太康县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到兰考参观农业结构调整时,通过认真了解和多次洽谈,中储草公司的玉米青贮技术项目顺利地在刘桥行政村注资1200多万元。
中储草公司的玉米青贮项目,可以直接把玉米连秸秆带穗整体收贮,而且采取“一年三熟”模式,这样一来,群众不用再为每年的收种庄稼犯难,干部们也解除了一年两季秸秆防火的巨大压力,同时还解决了部分在外务工群众返乡收庄稼的来回路费和误工损失等实际问题。
今年,刘桥行政村共种植1700多亩青贮玉米,每亩玉米按基础青贮3吨,纯利润每吨200元,超过3吨每吨增加200元。今年秋季刘桥行政村平均每亩青贮玉米4吨,仅玉米青贮一项就为村民增收34万元。
虽然村民不用种地了,但却组建了几支技术服务队,有活儿集中干,公司另发钱。没活儿时,村民在周边的十里八村找活儿干,既顾了家又挣了钱,基本实现多赢。
陈红宽任支书八年来先后拿出近10万元,为村里购买了30部遥控音响,14000多棵(株)山楂、桂花、大叶女贞树苗,7台潜水泵,2000多米电缆线月份在太康县开展的“德行善捐”活动中,一个只有374户1670余人的行政村,在代表陈红宽的带领下短短两天就筹集善款7万多元……用代表陈红宽的话说:“是群众的抬举让我当上了支书,为乡里乡亲办点力所能及的事儿不算啥。”
陈红宽乐于为群众办实事儿的事迹被周口日报以《支书找对路群众齐致富》为题予以报道。(和春菊、张红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