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涅佐夫号这艘诞生于苏联末期的庞然大物,承载着一个超级大国的海洋梦想,不过因其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令人尴尬的服役记录,它被西方军事专家戏称为“海上冒烟机”。
与美国不一样,苏联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认真地去思索发展航空母舰。
苏联海军元帅谢尔盖·戈尔什科夫在他1979年的著作《国家的海上力量》中指出,“在核时代,海军力量的构成,必须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目标。”
对于苏联而言,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海军主要扮演着这样的角色,也就是支持陆军以及保护弹道导弹核潜艇,而非像美国那样去投射全球力量。
苏联的第一代航母,其实就是“莫斯科”级反潜直升机航母,其排水量仅有23000吨,能搭载大概18架Ka-25反潜直升机。
不过倘若将其与同一时期的美国“小鹰”级航母作对比,便可看出,小鹰级航母的排水量达80000吨,还可以容纳,超出80架各类舰载机。
这种差别明显且清楚地呈现出双方在战略方面的不同定位,美国得依靠航母,去实现全球力量的投放。而苏联一开始只是让它们,守护潜艇基地,以此来抵挡北约反潜飞机的侦察。
库兹涅佐夫号的前身是基辅级航母,在1972-1982年间建造的4艘,它们代表了苏联航母设计的过渡期这些舰艇排水量约45000吨,采用了混合设计。
舰首安装了强大的P500玄武岩反舰导弹,而舰尾则是直升机和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飞行甲板。
不过雅克38战斗机,表现欠佳,最大航程仅仅为170公里,并且武器载荷也较为有限。
雅克38没法与美国的F-14亦或是A-7相提并论,苏联海军亟需一种能够携带更为多的武器,且具备更大航程的舰载机。
库兹涅佐夫号于1985年12月4日下水,1991年1月21日正式服役,恰逢苏联解体前夕。
与它的前辈不同,它采用了革命性的滑跃甲板设计,舰首向上倾斜12度,使苏33舰载型苏-27等常规战斗机,能够不使用弹射器就能够起飞。
当时苏联航母采用滑跃甲板是一种比较明智的折中办法,不过它对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有一定限制,大概为22吨左右,不过美国的弹射器却能够发射30吨以上的飞机。
美国弹射器能够产生约4000万焦耳的能量,将30吨级战机加速至240kmh,而库兹涅佐夫号的飞机必须自身提供全部起飞动力,限制了武器和燃料载荷。
库兹涅佐夫号自1982年起开始建造,大概耗费了9年,这样长的时间苏联海军起初计划建造4至6艘像这般的航空母舰,还期望凭借这些舰艇构建起实实在在的航母战斗群。
不过在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这一事件发生之后,远洋海军的战略就被暂且搁置一旁了。
库兹涅佐夫号成为苏联留给俄罗斯的最后一件海军重器,也是俄罗斯唯一的航空母舰。
但是库兹涅佐夫号的服役生涯充满了戏剧性事件,1996年首次远洋部署,前往地中海,但因锅炉问题不得不返回。在2000年参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救援行动,却因设备故障未能提供有效帮助。2009年在船体外部安装脚手架的工人意外坠落导致火灾,造成1人死亡。2016年首次实战部署至叙利亚,但在53天行动中损失2架战机,一架苏-33和一架米格29K,均为起降事故。
2011年,它在英吉利海峡航行之时,发动机出现故障,随即开始漂流了数小时,英国皇家海军派出约克号驱逐舰前去“观望”当时的这一场景,被英国媒体形容为冷战的戏剧性反转。
苏联晚期的经济困境,致使做出了许多妥协。工程师明知锅炉系统存在问题,不过那时却没有资源去解决它们。
这艘航母采用KVG-4蒸汽涡轮机组,设计时速为29节,不过实际很少能超过24节。
更为严重的问题就在于其独具特色的动力系统,与美国航母的核动力以及西方常规航母的纯蒸汽涡轮不一样,库兹涅佐夫号运用了燃油-蒸汽组合系统,这便是它声名狼藉的黑烟的由来。
2018年,当库兹涅佐夫号,进入PD-50浮动船坞进行大修之时,悲剧再次发生——船坞意外地沉没了,一台70吨重的起重机,砸在了航母甲板上,造成了一个5米5米的大洞。此事故把大修计划,从3年延长至至少7年。
在冷战早期,苏联海军所奉行的乃是“反介入区域拒止”这一战略,其主要是依托潜艇,与此同时还有导弹驱逐舰来对美国航母战斗群展开攻击。
苏联海军元帅戈尔什科夫曾表示:我们不需要像美国那样的航母,我们有航母杀手。这里的航母杀手指的是图22M逆火轰炸机,和装备花岗岩反舰导弹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
库兹涅佐夫号的设计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思想上的转变,它不单单是一艘航母,与此同时还保留了12枚P-700“花岗岩”这种超音速反舰导弹,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既能够发射战斗机,又能够直接对敌方舰艇进行攻击的航母。
俄罗斯预计到2027年,将建造包括核动力航母在内的六个航母战斗群。然而,俄罗斯经济实力无法支撑如此雄心,这个计划至今仍是纸上谈兵。
库兹涅佐夫号这艘航母,投入了巨大的资源,但是在实战中,其效能却显得较为薄弱。这艘军舰,维持了俄罗斯在航母研发技术领域的主体地位,并且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库兹涅佐夫号,对俄罗斯的价值,更多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而非军事方面的。它代表着一个大国理应具备的海军资产,即便从军事视角来看,并非那么高效。
尽管库兹涅佐夫号在其服役历史进程中,屡次遭逢挫折,不过其设计理念,却给其他新兴的海军强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
最为人熟知的实例便是,中国的首艘航母“辽宁”号实际上它乃是,库兹涅佐夫号的姊妹舰“瓦良格”号在乌克兰处于废弃状态之后,被中国购得并顺利完成建造。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为咱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但我们并不会停留在这一水平。
而且中国的第二艘航母山东号虽然基于相同设计,但已有显著改进,而福建舰第三艘航母则将采用电磁弹射器,标志着中国已经超越了这一苏联遗产。
印度也从苏联俄罗斯的航母技术之中获取益处。在2013年,印度从俄罗斯那儿购买了经改造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随后把它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2019年12月12日,库兹涅佐夫号,再次发生严重火灾,造成至少1人死亡、12人受伤,以及估计高达1300万美元的损失。这一事件,使其维修工期再次延长。
俄罗斯国防部于2019年宣布了“项目23000E风暴”超级航母计划,排水量将达到10万吨,采用核动力来推进,能够搭载90架舰载机。
在能够预想到的,将来库兹涅佐夫号非常有可能,依然会是俄罗斯仅有的一艘航母。苏联海军的局限性并于这些约束之下,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外军看见我们起来了之后,他们想从气势或一些方面压倒我们。我们肯定不能退让!”一次,外军机逼近我国领空,歼-20飞行员迅速由训转战,接替升空,起飞迎敌。经过数轮激烈攻防,我方战机最终逼退外军机。
据新华社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泰国7月1日宣布,受理有关调查总理佩通坦是不是真的存在违宪行为的请愿书,并决定即日起暂停佩通坦行使总理职权。
6月24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宣布9月3日在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这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参阅的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此次阅兵会有哪些看点、亮点、燃点?下面一起通过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几次盛大阅兵,从中寻找答案。
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山东舰在完成远海实战训练后又解缆起航,访问香港。
05后女大学生兼职运镜师底薪一两万,第三视角直播助团播流量翻十倍(大河报)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法案后,马斯克连发多帖再谈建“美国党”,计划拿下2至3个参议院席位,8到10个众议院席位
日本“7月5日大地震”末日预言“翻车”了,却可能带来5600亿日元……
2025年7月6日零时钟声敲响,日本全境安然无恙!“日本2025年7月5日毁灭性大地震”的末日预言“华丽”落空,相信许多日本人如释重负。不过,这个预言带来的影响并未“翻篇”。
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由中国人民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携舰载战斗机和陆战队员,于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