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余热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时间:2024-12-08 来源:新闻资讯

  8)所有调节风门、调节挡板的远方电动操作装置完整可靠,开关灵活,方向正确。

  3)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或弯曲,指针与指示板面垂直,针尖与指示板面距离3~5mm。

  本标准根据《锅炉监督制度》、《发电厂水汽品质衡量准则》、《小型自备电厂水汽试验方法》、《锅炉设备型号编制方法》、《余热锅炉设计技术规定》、等有关标准,本炉设备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及相关运行电厂之运行规程和现场详细情况制定。

  本标准锅炉主、辅设备规范,主要技术性能及参数限额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编写。

  锅炉清灰采用循环式钢珠清灰系统。由钢珠清灰装置、传输装置、防雨装置、钢珠及支架装置组成。

  钢珠从锅炉顶部播撒而下,依次通过所有对流受热面后,落入下面的钢球收集分离斗中,分离出来的钢珠根据钢珠运输系统的需求定量装入运输斗,再通过机械链运输到炉顶,再播撒下来。这样连续运转,使受热面保持一定的清洁状态。

  烟气进口在锅炉的上部引入(入口在锅炉后侧),烟气依次通过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一级蒸发器、二级蒸发器、三级蒸发器、一级省煤器、二级省煤器后到达锅炉下部灰斗水平引出送往除尘。在烟风取风口处装有冷风阀,用以调节烟风温度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在装有锅炉烟风旁路门,锅炉故障检修或停运时可以用旁路将烟风送走。

  3)当压力升到试验压力1.0Mpa时,应停止升压作初步检查,如未发现泄漏,可继续升压。

  4)当压力升至接近试验压力时,应格外的注意压力的上升速度,必须均匀缓慢,并防止超压。

  5)当压力升至试验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时,停止升压,关闭给水门,通知有关人员做全面检查,当全方面检查完毕后,方可降压,降压应缓慢进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0.3—0.5MPa。

  水压试验以汽包压力表为准,水压试验过程中,炉内外的一切检修工作必须停止。

  钢珠除灰系统的运转速度是可调的,开始时设置了一个初始速度(调节电机变频器),实际速度根据锅炉受热面污染状况来调整,原则是达到清灰效果的情况下,最好能够降低钢珠击打受热面的次数。(过少达不到清灰效果,过多影响对流受热面及钢珠清灰装置寿命)

  锅炉的主要受热面为管箱结构,管箱墙板与热烟道组成烟气通道。热烟道包括进口烟道、连接烟道、出口烟道和旁路烟道。各管箱之间由连接烟道连接,并设有金属膨胀节,用于吸收烟道的上下膨胀。整个烟道为全密封结构。

  锅炉受热面部件在出厂前已组装完成,如受热面管箱,其余部件散装出厂。各受热面管箱均由蛇形管排构成,采用支撑结构,一级蒸发器布置在上部水冷壁烟道中,二级、三级蒸发器布置在下部钢烟道中。省煤器均布置在下部钢烟道中。过热器分两级布置,中间设有喷水减温装置。布置在顶部的入口水冷壁烟道中。

  锅炉给水引入给水操纵台后,通过给水操纵台实现对锅炉给水的调节和控制。锅炉装有各种检测装置、控制装置。如水位表、压力表、加药管、连续排污管。在锅炉饱和蒸汽引出管最高点装有排气阀,各最低点装有疏水阀或排污阀。为检测炉水和蒸汽品质,装设了给水、炉水、饱和蒸汽、过热蒸汽的取样冷却接口。

  锅炉钢架为全钢焊接结构,抗震强度为7级。锅炉钢架用于支吊锅筒、受热面管箱、炉墙、灰斗等,同时连接平台扶梯。锅炉设有多层平台,布置于各级管箱和人孔处。

  锅筒内径为Φ1500mm,壁厚为32mm,材料为Q245R,安装在钢架顶部。锅筒设置有安全阀、压力表、备用蒸汽管座,锅筒内部装置的一次分离采用缝隙挡板结构,二次分离为特殊的钢丝网分离器。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好的蒸汽品质和合格的炉水,还装有加药管和连排管,为了控制水位,装有紧急放水管。锅筒由锅筒支架固定于钢架上。

  锅炉清灰采用循环式钢珠清灰系统。清除下来的灰尘连同烟气流一同被带出锅炉。

  锅炉给水经过除氧器除氧后,通过给水泵送到锅炉加热器预热后进入省煤器。然后送往炉顶的锅筒,和锅筒内已有的水混合成炉水,通过下降管送往蒸发器,生成的汽水化合物从蒸发器出口集箱的汽水引出管送入锅筒,设于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装置分离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引出至低温过热器,蒸汽逆流经过低温过热器后进入喷水减温器,调节蒸汽温度。减温后的过热蒸汽逆流经过高温过热器,达到额定参数后经电动主汽门、并汽电动门送往汽轮机发电。在锅筒下降管与二级省煤器进口装有再循环管路,在锅炉生火和停炉时使用,以保护省煤器。

  4)所有控制开关在停止位置,连锁开关在解除位置。模拟图正确,所有标志齐全、名称正确、字迹清晰。

  2、各热电偶温度计完整,无损坏现象,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附件位置正确、完整、严密。

  3、超压试验时,安全门有防止动作的措施,水位计应退出,做超压试验时压力回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后方可进行检查。

  1)锅炉升压时,可利用给水平台放水系统或减温水调门来控制压力,一般升压速度控制在每分钟0.2--0.3Mpa。

  4)传动装置的连杆、拉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固定牢固,电动控制装置良好。

  1)关闭上水门停止上水后(在给水门不漏情况下),经过5分钟,压力下降不超过0.3Mpa。

  6、进行超水压试验,当汽包压力升至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承压部件有无漏水等非正常现象,若情况正常,解列就地水位计后再将压力缓慢升至超压试验压力,升压速度控制在每分钟0.1Mpa为宜,停止升压,保持5分钟,然后降至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做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