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的方式统称为火力发电。按发电方式,火力发电分为燃煤汽轮机发电、燃油汽轮机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内燃机发电。火力发电站的主要设备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冷却系统、电气系统及其他一些辅助处理设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火电设备生产技术取得重大进展,火电机组产能逐步提升,国产化程度逐步的提升。中国火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部分产品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力支撑了中国电力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能源局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13.9亿千瓦,同比增长4.1%,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7.6%,比2022年减少4.5个百分点。火电出力占比近七成,增量占全部用电量增量超六成。根据统计局数据测算2023年火力发电量62318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69.9%,占比与2022年略高0.2个百分点。2023年火力发电量增量3583亿千瓦时,占全部用电量增量(5792亿千瓦时)62%。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14.4亿千瓦,其中,煤电11.9亿千瓦、同比增长2.6%,煤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5.7%,同比降低4.2个百分点。
2023年,全国火电机组产量为7664.9万千瓦,同比增长13.4%。其中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5456.7万千瓦,占火电机组产量的71.2%;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2208.2万千瓦,占火电机组产量的28.8%。
2024年,全国火电发电机产量9944.0万千瓦,同比增长29.7%。其中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发电机7649.5万千瓦,占火电机组产量的76.9%;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下火电发电机2294.5万千瓦,占火电机组产量的23.1%。
近年来,环保节能成为中国电力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的政策导向下积极地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关闭大批能效低、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国内火电设备的更新换代,拉动火电设备市场需求。目前,我国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火电机组制造国产化率已达100%,材料国产化率达90%以上。火电项目的大型化使得高端火电设备迎来发展契机,超临界汽轮机组等大型火电设备成为发展的重点。未来两三年内,中国火电设备市场发展速度将放缓,但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29年中国火电设备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六章。首先介绍了火力发电的定义、分类、火电厂生产流程及主要火力发电设备等,接着深入分析了中国火力发电产业和国际国内火电设备市场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电站锅炉、汽轮机、汽轮发电机、电力变压器、电除尘设施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火电设备市场做了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最后全方面分析了中国火力发电设备行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
本研究报告数据大多数来源于于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商务部、财政部、中投产业研究院、中投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火电设备市场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火力发电设备制造,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